30年后 站在高考改革的十字路口
高考至今仍是我国最公平、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其缺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制度已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焦点一:“一考定终身”,高考压力如何缓解?
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
不管是时间上迟了两分钟,还是卷面上少了一分,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为了给高考“减负”,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尝试。
———减少科目。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但学生应试训练强度未见降低。
———降低难度。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清华大学录取线立刻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
———分散考试。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试行春、夏两季高考,然而由于春考招生人数少、招生学校有限,除上海外,目前其余省份均已放弃这一尝试;去年末以来,又有专家开出“一考变多考”的药方,目前教育部正在研讨。
新浪网日前组织的一次高考专题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是他们除了高考没有别的出路。
焦点二:“一把尺子量天下”,怎样展现人才个性?
“当前的高考‘一把尺子量天下’,这显然不科学。”国内知名管理学专家孟昭春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他感谢高考,但同时认为,单一尺度的高考造成了深层的不公平。不同学生的不同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被高考压抑了。而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为突显学生个性,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数年来,对这项改革评价不一。去年国家统计局在十省份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认为这种方案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
为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去年,高考考场上已有15个版本的试卷。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纵观上千年的中国考试史,“统一”和“个性”一直是个两难选择,但既然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就不能用单一标准来评价。总体看,这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
焦点三:改变应试教育,纠正“高分低能”弊端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称,不愿录取“书呆子”。
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教育主管部门就试图在高考中加大能力测试的比重。语文、政治等科目,试卷中课本知识如今在一些地方已降至20%,其余内容则是能力考察。
什么是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说,现在世界上公认有几大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山东省2007年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就增加了这些基本能力的考试。
但北京语言大学汉考中心副主任谢小庆认为,要改变长期积累而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支撑。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尝试面试招生,被称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尽管面试招生的公正性、主观性以及成本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把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
焦点四:“废除高考”是否可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建议“废除高考”,去年有专家提出“由中学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引起了激烈争论。
事实上,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的探索一直在进行。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保送生试点,但随之出现了中学“推良不推优”、申报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不良现象。到2001年,保送生规模不得不大幅压缩,同时保送的“软条件”都变成了“硬指标”。
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去年增加到53所。这项改革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但出于公正性的考虑,自主招生比例一直控制在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废除高考”论者参考了国外经验,如美国高校招生,就十分重视中学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推荐意见。但多数专家反对照搬国外经验。孟昭春说:“在我国社会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的今天,实行推荐制一定会产生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
目前,在中国还找不到一套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新浪网的高考调查显示,“支持改革,不能废除”的意见占到86.14%,而“支持废除”的只有9%。(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制度已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历史性地梳理高考探索过程中的若干焦点问题,也许有助于拨开争论的迷雾,更加理性地看待高考改革。(李柯勇 许雪毅 刘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