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在理论中汲取营养 在借鉴中反思提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01-11 11:55:36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理论中汲取营养 在借鉴中反思提高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12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班学习总结

转眼之间,21天的校长培训结束了。回顾培训班的学习,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感时间过得真快,节奏紧张;深感内容丰富,大开眼界;深感文化氛围浓厚,时时处处在感染和熏陶着我们;深感中心就是家,领导、专家和大家共同组成一个温暖的家。

21天,来自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7位校长,聆听了9位教授和专家的精彩报告,实地考察了4所中学,听取了10所中学11位校长的经验介绍,还在班内、组内进行了课改交流、经验分享和研讨互动。21天,大家探索教育与生命的本义,包括校长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就平处坐,发上等愿,做中间事,享下等福”,有了更多的感触。从中获得了大量理论知识,分享了众多学校的成功经验,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开阔了思路,从而使我对教育多了份理想,多了份智慧,多了份自信,更多了份人生追求。

一、和谐的班级文化,引领学员们的追求

1217上午,我们走进培训教室。坐在教室里,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虽然彼此陌生,但人人心存友善与求知的渴望。校长培训中心的吴志鋐副主任来了,江文彬副主任来了,还有主任助理、我们的班主任张俊华博士,培训部王静老师。真诚的笑容,热情的话语,让我们感到,像老朋友重逢,如家人团聚。

庄重的开学典礼,拉开了课改培训的序幕。开学典礼上,吴志鋐副主任致词,讲了中学校长培训中心19年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三次课改之间的关系,对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班长安保仁同志(西安高级中学校长),代表学员发言表态,感谢校长培训中心,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机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培训的意义,理解领导的期望,努力做到尽快转换角色、转变态度,充分利用专家的智慧和课改先进校的经验,充实自己,提高课程改革的领导能力。江文彬副主任准确、精练地讲述了本次专题培训的“四性”(时代性、针对性、参与性、发展性)原则,以及培训内容、形式和美好的祝愿。

第一次班会,富有激情、才气和儒雅风度的班主任张俊华博士,向我们提出了班级文化价值追求——“尊重、理解、宽容、和谐、共存”,并作了激情洋溢的诠释,号召我们建设一个具有“大气、正气、才气、浩气”的班集体。大家深知,教育本来就是高雅、善良和美好的事物,今天我们才真切感知其温馨、美妙与充满激情。大家感到:从现在起,我们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们,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的形象、自己学校的形象,更代表“12期课改班”的形象,代表中国校长团队的形象。要做一名好学生,一名善学习、会创造优秀学校文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需要的校长。

班级文化,很快深入大家心中。相互见面,大家主动打招呼,“您好”“老师好”“教授您早”。上课,大家不迟到不早退,课上聚精会神听讲,那些窃窃私语、手机铃声和随意进出没有了。开会交流,大家积极发言,坦诚相见;彼此探询,追根溯源。外出考察,提前集合,穿着整齐,举止文明,时刻注意“视善、言善、行善”。于是,在我们身上多了一份尊重,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协作,多了一份和谐,更多了一份对教育的真诚!

“尊重、理解、宽容、和谐、共存”,把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凝聚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二十多天来,我们用高效学习、和谐交往和快乐生活的出色表现,证明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丰厚的教育理论,提升我们的教育思想

有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21天中,我们着实听了教授、专家多席话。9场讲座,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和管理,涵盖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校长教育人生,涵盖祖国教育发展战略、学校发展途径和教育教学方法技巧,每一讲都是一次思想盛宴,都是一场春雨,滋润着渴望教育发展的心灵,同时,又点燃起大家的教育激情。

徐海鹰教授的报告——《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从社会发展的层面,以事实为依据,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模式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应该有多元化的教育,“鼓励冒尖,允许落后”、“鼓励冒险,宽容失败”、“个性化教学”;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德育模式的挑战,原有德育实效有限,人类发展需要“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诚实守信和合作共生的价值观;要发展,就要“扬弃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

王俭教授的报告——《专业发展:作为校长的思考》,依据课改现实,提出了教育的哲学思考是什么?“是追问:逼近本质;是批判:问题意识;是发现、理解和诠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念决定行为”。作为校长,要“了解任务,了解情境,了解追随者,了解自己”,要有“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取向、对教育学是人学的道德取向和对教育基于实践的理性取向”,要用实践论的思想,抓住“推、引、悟”的实践路径,发展教师的“认知智慧、道德智慧和实践智慧”,还讲了“案例开发”。精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述,让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戚业国教授的报告——《一流学校建设与课程改革》,从“一流学校”概念的诠释,到学校发展的价值冲突,再到学校建设的三个视角和建设战略;从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到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评价考核,再到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从实施新课程的观念转变,到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过程和关系的重构,再到推进新课程策略、内部体系优化、学生激励、教学有效性、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修,让我们对学校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了学校加速发展的方法体系。

特别是陈玉琨主任的报告——《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从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学校领导力与核心竞争力”,阐述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课堂教学优质化”,“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还给教师”“把世界引进教室”;目标设计,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要具体,要求要明确;教学活动指导,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行为,而不是细枝末节,关注影响教学质量实质性的因素,而不是形式因素,关注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而不是偶然事件,关注学生预期行为,而不是非预期的行为。尤其是校长追求的专业伦理,“善待师生,崇尚宽容,善于妥协,学会等待,追求高尚”。让你不得不产生“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就平处坐,发上等愿,做中间事,享下等福”的感悟,让我们又一次认识自己,明确方向。

还有王海燕教授的《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与问题》、崔允漷教授的《听评课范式的转型:课堂观察》、刘坚主任的《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李明副处长的《课改的形式与任务》和有宝华处长的《案例教学》,教授们的教育智慧,专家的高屋建瓴,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尤其是他们身上的学者风范、治学的严谨态度、海纳百川的教育家胸襟和追求教育真理的执著精神,让我们感动、崇拜和向往。

有人说,“人生活在物质里,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希望中”,如今,我们找到了更多的希望。

三、多元的教育考察,使我们获得更多感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1天,我们走进了高中课改先进校,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上海市曹阳二中,从实际出发,重德,教师儒雅,学生优雅;重发展,“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加工能力,一流的学生发展能力”。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注重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滴灌”模型、“烘柴”模型和“骑自行车”模型的探讨上,有大量实践、感知与思考,他们的有效教研和校本课程,别具特色。

江苏省天一中学,早有盛名。校园内,几十个文化牌,书写着“诚信”名言和故事,静静地释放着文化气息;楼内,“想,要海阔天空;做,要脚踏实地”;墙上,“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与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天一校园里享受成功的喜悦”。教育是什么?是成人、智者设计和实施的影响人生命运动的活动。这里的学生沐浴在关爱之中,接受着主流文化的滋润,追求着人生的发展与快乐。沈茂德校长介绍了学校概况、综合实践活动和改革发展若干问题,讲了校长职责、用人思路和优秀教师标准,他的“想想大事、小事,看看世界、校园,说说理念、问题,听听社会、师生反响”,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苏州一中,叶圣陶的母校。“中而致庸,传承千载,和而不同,润泽百年”,历史文化氛围浓厚;“为和谐发展而教育”、“自加压力,自主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突出;校本课程开发多样,学科竞赛、文史、科技、体育、艺术五大类,校本课程开设灵活,学生发展多样;德育遵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抓队伍建设,抓大型活动感动心灵,抓日常规范优化习惯,抓心理健康疏导,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人听后深感“历史名校,名不虚传”。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变革我们的课堂”,制定课堂目标,以学习者为主体,使用学生外显行为动词,叙写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走进课堂观察,依学习目标设定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深度参与,不断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幸福感;加强教研组规划,构建各个层次的教研“共同体”,广泛开展课堂观察;不断变革校本课程,发掘校史,体察学生发展需求,把握区域发展期待,立足客观条件,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服务性管理。他们在努力,“让爱的阳光温暖校园,让人的生命状态愉悦舒展。

还有福州八中的综合素质评价、银川一中的新课程实践、青岛二中的回归教育本质着眼学生未来发展、余杭中学的课堂观察、格致中学的新课程实践等,无不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深感江南教育思想之活跃,教育实践之丰富。有人说,“自古江南多才子”,如今,那深厚的历史积淀,正不断地孕育出新课程的勃勃生机。

四、经验的交流分享,使我们反思提高

“两个人,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后各有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流后各有两种思想”。

21天,我们开展了6次交流互动,先小组后全班,交流各自的课改经验,理解专家教授的报告和培训课程中先进校介绍的经验,研究行动计划,让不同的经验相互碰撞,让各校的成功实践相互融合。在小组互动中,共有340余人次发言,在班级互动中,有40位代表介绍经验和体会。一张张记录纸,贴在墙上,同学们讲述,教授和专家点评。21天中,大家白天听课、交流研讨、考察学校,晚上和假日,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课改文章,在博客上交流研讨,一共撰写文章或体会200余篇,还出了13期简报。经验分享的内容涉及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有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选修课开设、主体德育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综合素质评价。经验分享,使各校的经验得到了传播,同时,经过碰撞催生出更优化的思路。大家深感,交流分享有用、有效。在此基础上,全班撰写了行动计划。

21天中,特别是师生互动,我们受益颇多。王俭教授、刘莉莉博士、李明处长、刘坚主任的现场点评,让我们感受到专家的思维,教授的智慧。尤其让我们难忘的,是班主任张俊华博士,讲台上、考察中、研讨室内,到处留下了张老师的身影。他的点评,文化气息浓厚,“建设环境文化,就要净化、绿化、美化、教化;建设精神文化,就要宽容、自强、和谐、创造;建设礼仪文化,就要礼节、和善、唯美、文明”;“校长要注重道德修养、人格引领,讲究宽容之道、克制之理,应该胸怀理想、兼济天下”,要具备“大气、正气、浩气、才气”,┅。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和理想的光芒。

有梦想才有创造。参加课改班培训,我们怀着渴望而来,如今,我们将带着梦想而去。带着陈玉琨教授的《一流学校的建设》、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戚业国教授的《基于提升竞争力的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和张俊华博士的《教育领导学》,带着恩师的教诲,带着校长培训中心的一片彩云,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去追寻心中的教育梦想,去创造我们自己的精彩教育人生。

                   开学典礼

              听课现场

                        课堂交流活动

                专家点评

                   教育部李明处长作报告

                      考察苏州一中

 

 

 

 

 

 

 

 

教育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