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新闻动态

喜报!衡阳市八中53人在第二十六届“语文报杯”中学生主题征文大赛获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5 18:50:58 浏览次数: 【字体:

衡阳市第八中学


近日,在以“传承”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语文报杯”中学生主题征文活动中,我校学子成绩喜人。我校共53人获奖,其中荣获金牌作品奖5人、银牌作品奖9人、铜牌作品奖14人,荣获优秀作品奖25人。

▲部分获奖学生与指导老师

“语文报杯”中学生主题征文行动系国内青少年主题教育读写实践活动中的权威品牌,始终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是该项活动的鲜明特色。因征文行动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紧密衔接学生教考实际,卓有成效地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勇于责任担当,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产生了积极、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部分获奖证书

据悉,由国家教育部授权的一年一度的“语文报杯”主题征文竞赛已成功举办了25届,吸收来至海内外数十万中学生踊跃参赛,被赞誉为语文界的“奥林匹克”之盛事。此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热爱有良好激励作用。近年,衡阳市八中师生各级各类征文活动成绩斐然,充分体现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所做的努力。

获奖佳作

老屋与烟火


                       596班   张泽阳


爷爷又不见了。


如果放在两年前,父亲和伯伯姑姑们或许会急得焦头烂额。但如今大家都知道,爷爷如果不在城里的家中,就一定会在那儿,要么就是在去往那儿的路上。


当时我们一家正好在怀化的老家,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寻找爷爷的队伍。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一座古旧的木房子映入眼帘。这是老屋。爷爷心心念念想要回去的老屋,也是他最放不下的老屋。


老屋承载了我无数的童年回忆。小时候我最盼过年,不仅因为过年有好吃的,更因为那是一年中唯一回老家的机会。那几天,我会彻底忘记城市生活,跟着父亲爬山,抓野兔,摘野果,追大鹅,玩得不亦乐乎。有时也砍些木头,我挑几根直的玩,剩下的当柴烧。


但家里除去做饭和熏腊肉是少用木柴的。大部分的木柴要砍成小截塞进在山中挖的土洞里用暗火闷成木炭。木炭烧着没有火,没有烟,只有点点橘红色的光放着热。但没有火焰是不能叫做燃烧的,所以我喜欢看土灶底下的火焰,哔哔啪啪地响着,一阵接着一阵的烟从里面猛冲出来,呛得我直流眼泪。火苗在仅有的空间之中跃动着,像古老的精灵,施着无人能懂的魔法,让生米变成熟饭,让野菜变成佳肴。饭由谁来做都是可以的,可我却鲜少见到除了爷爷以外的谁点燃灶中的火。好像那只精灵只认它旧时的老朋友。我喜欢那只精灵,我也喜欢它帮忙做的柴火饭,有浓浓的烟火气。


丰盛的菜肴中,我最喜欢的是老家熏的腊肉。不同于在菜市场中买的,老家的腊肉不柴,不干,可以做菜,甚至还能下汤。每次跨过老家正门的那道门槛,我都会第一时间走进那间小小的偏室。房间的正中央总是燃着一盆火,天花板上也总是挂着一条条被熏黑的腊肉,火上架着一个铝壶,壶里装着水,一烧开就咕嘟咕嘟地响,这是精灵的乐曲。小房间里总是烟雾缭绕,但不同于灶火中的烟,这里的烟轻柔, 萦绕在每一个角落。家里的男人们总爱围火聊天,火上烧水,水开泡茶。一年未见,属于他们的话题有很多很多……


但后来我们搬下了山,老屋就少有人住了。爷爷却总挂念着他住了几乎一辈子的木质小屋……


我们推开正门,再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就看见爷爷一个人坐在厅室中央,围着一盆小小的火,端着一个小小的碗。他的身体佝偻着,在诺大的厅堂中央,显得那么瘦小。


爷爷年纪大了耳朵不好,听不清话,但无论奶奶用多小的声音叫他,和他说话,他都能知道奶奶在说什么。这是一辈子的相守,老屋也一样。他知道它的每个一处细节。这也是一辈子的相守。

父亲走到爷爷近前,大声说:“爸!您怎么又回来了!”爷爷抬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我们,轻轻放下碗筷走向厨房,爸爸又大声说:“爸!我们吃过了!不用添饭了!你自己吃!”爷爷顿了一下,又走回来。还没坐下,他又走进小小的偏室。


“细娃爱吃腊肉,我回来熏一点。”爷爷洪亮的声音从偏室内传出来,落在我的心上。


“哪要您再回来熏嘛!二哥可以回来搞嘛!”父亲跟进偏室,我就只能听见他的声音了。我们也随着爷爷与父亲的步伐走进去,里面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变了很多。


爷爷点燃一支烟,坐在小板凳上,眼里好像泛着泪光。“我那天梦到祖先,梦到他们说他们回家没有饭吃,也找不到人。就只能坐在那里饿了一天。我从祖先那里继承到这栋房子,我就想守好它,就想让祖先什么时候回家都不会饿着,我走不开,也舍不得......”爷爷的声音哽咽了。


驱车返程时,父亲突然说:“等你爷爷什么时候走不动了,上不了山,我就回老家来,烧烧火,看看山,听听鸟叫,再熏点你爱吃的腊肉。我就接替你爷爷,守好我们家的祖宅。”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十分平和,眼里却似乎映出那在土灶中跃动的火光。


我们家的故事是一部不长不短的历史,由上到下,延续至今。不需要别人称道,更不用媒体播报,我们只是在守护自己的那一方净土,并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像那灵动的火的精灵,像那萦绕的缕缕薄烟,既鲜活,又缥缈。我们从那个烟火气十足的小屋中走出,这是我们的根,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心向何方,别忘了回家,别忘了那一小团烟火的传承。


指导老师:程雅琴

编辑:刘威

责编:唐玉瑞

三审:高开德

顾问:宁中平  唐志军


终审:刘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