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 齐话创新 | 首届衡阳教育改革论坛在衡阳市八中举办
11月27日上午,以“新高考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衡阳市首届教育改革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汇聚有志于改变教育生态的先行者,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在新高考背景下的培养。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出席活动并致辞。
朱健指出,举办教育改革论坛,要聚焦“长时间轴”“同频共振”“教育均衡”三个关键词,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朱健指出,不仅要关注教育的瞬时效应,更要聚焦教育的持久效应,不仅把学生在校期间管理好、把成绩抓上去,更要重视这所学校、这座城市以及任课老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和力量。要紧紧把握新高考趋势,开放办论坛,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著名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北上广深教育同行一起来探讨、交流,推动衡阳教育改革与一线城市教育改革、重点高校的招生需求同频共振。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分享来自基层的鲜活经验,及时挖掘、提炼、推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朱健强调,论坛的生命力在于持续,要以“钉钉子精神”将论坛延续下去。全市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带着情怀,保持韧劲,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早日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的蓝图愿景。
2021年,湖南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衡阳市八中校长文思源提出了5点应对策略:
一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打造德育队伍,完善德育制度,常抓养成教育,丰富德育活动。
二是五育并举,综合培养。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是生涯规划,选科走班。包括选科、编班、管理等做法。
四是顺应趋势,创新拔尖。大力培养创新人才。
五是教研教改,聚焦课堂。落实启思自学、质疑释惑、典例巩固,拓展延伸的“启释固延”四维教学法。
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薛平指出,应该把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知识放在首位。学校办学不能离开好的环境,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包括:
一、优秀学生云集。
二、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
三、良师指导下的个性化教学以至一对一的培养模式。
四、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空间。
五、国际化的视野。
六、学生安心学习、研究和教师安心教学、研究的软硬件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琳媛指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基础教育策略:
一、注重学校特色,使传递的讯息更丰富充实。
二、紧跟时代发展变化,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改变单一的、直觉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三、加强与高校的对接与交流,探索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四、进一步优化个性化学程,竞赛生培养的去功利化,激发真正有特长的学生报考强基专业。
五、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尤为关注学生品质。
六、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同时也注重适度留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定位和专业兴趣。
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及自动化学士、工商管理硕士,远播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邹宏宇
指出,培养创新人才,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好奇心、意志力、冒险性、想象力。
未来社会需要人的18项核心素养,其中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人生规划与幸福生活、沟通合作、领导力、跨文化与国际理解、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的社会性发展。
邹宏宇还介绍了发达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采用的策略,其中要求学生要培养提出和明确问题、建立和使用模型、设计方案、数据分析、数学和计算机思维、创立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案等8个方面的能力。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特级教师邢至晖做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高中阶段的教育,不应该局限于高考成绩,而应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素养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本届论坛通过掌上衡阳APP直播,热度得到高速传播,专家领导的高端献策为直播观看的老师、学生、家长提供参考。
副市长龚学余出席本届论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