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环境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23 10:45:35 浏览次数: 【字体:

第3、4课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及南北半球1月、7月大气活动中心的名称及分布。

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季风环流的形成。3.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世界各地气候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①________因素和②________因素。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探究材料】

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们航海的动力主要依靠风。航海家们和商人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上装运的到美洲大陆的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不得不把马肉投到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线叫做“马的死亡线”,又称“马纬度”。他们凭多年的航海经验,逐渐总结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贸易往来时,可利用常年吹着一个方向的“守信”信风,既省力又迅速,他们还称这种风为“贸易风”。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信风是全球六个风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球还有哪些和“信风”一样“诚实守信”的风带?

 

 

3.“马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

 

 

4.除30°纬度外,下列哪些地区还是无风带(  )

A.南北纬8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赤道地区                      D.南北纬70°附近

5.假如让你选择,你认为何时是越过“马纬度”的最佳时段?

 

探究点二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探究材料】

打开世界地图,沿着北纬30°纬线查看,我们就会发现,非洲北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上是面积辽阔的阿拉伯大沙漠;北美大陆上有著名的亚利桑那大沙漠;唯独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北纬30°穿过的地区,大山大川广布、物产人文荟萃,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

1.北纬30°穿过的地区大多是沙漠。为什么只有我们中国是一个风景如画的“超级大绿洲”呢?

 

 

2.英国首都伦敦受哪个风带控制而常年多雾?

 

 

3.在我国寒冷干燥的冬季,我们却时常看到电视直播中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球员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为什么同在北半球冬季,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状况?

 

 

 

【典例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有四个高压带和四个低压带        B.南半球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C.季风不属于大气环流                              D.极地东风和信风往往带来晴、燥天气

2.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3.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季风的主要地区是              

   A.东亚             B.东亚和西亚      C.东南亚和南亚      D.西亚

4.南半球气压带的纬向分布较北半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南半球              (    )

   A.陆地面积广大       B.海洋面积广大       C.人类活动较少         D.海拔较低

5.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6.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    )

   A.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B.印度低压  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压带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7.关于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惟一原因

   B.季风环流属于大气环流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二、综合题

8.读北半球甲、乙两地各月气压值曲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只考虑热力作用,甲、乙两地中位于陆地的是       --------- 地,位于海洋的是       地;

(2)若甲、乙两地相邻,在7月份时风向是         ,风向可能发生转换的月份是           从气压差方面分析风力最大的是      月份。                                                                               

(3)甲地7月份降水明显高于1月份,你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9.读季风分布图(左为甲图,右为乙图),回答:

 

 

 

 

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1)两图中为1月份的是      图,判定理由是                                    。

(2)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气候特点;夏季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的气候特点。

(3)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

 

【拓展延伸】

 

副热带高压带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带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经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水带也随之北上。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º—20º,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º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º—30º,雨带随之被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