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的有趣纪录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11-10 22:01:42 浏览次数: 【字体:


创作速度最快的作曲家
    依平均数而论,此项纪录的桂冠当属舒伯特,他在18年5个月中(1810年5月-1828年10月)创作了1000多部作品,每个月近60部,也就是说平均一天有两首作品问世,堪称神速。

    如果以一鼓作气完成一部作品的速度为标准,那么冠军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他作一部协奏曲的速度比抄谱的速度还要快。还有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他常 常是在规定交稿的最后期限前飞速完成一部歌剧,传闻他的著名歌剧《塞维丽亚理发师》的序曲就是剧院方面在开演前几小时把他锁进歌剧院的化妆间,给他纸笔要 他马上写好,保证顺利开演。撇开传说不谈,据历史记载,就是《塞维丽亚理发师》全剧罗西尼实际也只用了15天就完成了。
    现代作曲家中,德国著名作曲家欣德米特曾破过一项纪录。1936年1月20日英国国王乔治五世逝世,欣德米特在获悉这个消息之后,仅仅用了五个小时就完成了第二天BBC要广播的葬礼音乐一首,共四个乐章。
    说一句题外话,帕格尼尼可算是演奏速度最快的小提琴家,他只用3分零3秒就可以演奏完他自己作曲的《无穷动》,全曲共2212个音,相当于2228个十六分音,这样算来他的速度当是每秒12.1748个音,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最短命的作曲家
    该项纪录衷心希望无人再能打破。最短命的作曲家是芬兰人海伊基.苏奥拉蒂,去世时年仅16岁。他生前完成了《小提琴协奏曲》(1934)、《短小交响曲》 与《羔羊经》。苏奥拉蒂还留下了未完成的钢琴协奏曲、芭蕾与一些音诗。至于他作品得艺术价值,世界最权威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五版曾作如下评 价:“具有惊人的、成熟的浪漫主义风格。”
●最年轻的作曲家
    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他的第一部作品写于1761年4岁时,那是一首名为《G大调小步舞曲与三重奏》的短小作品。到他20岁时,莫扎特已经完成了 30部交响曲、12部弥撒曲、13部弦乐四重奏与大量的舞曲、小夜曲、进行曲登,到莫扎特35岁去世时大约完成了近千首作品。
    两外还有两位早数的作曲天才,他们是舒伯特与门德尔松。门德尔松的第一部杰出作品《仲夏夜之梦》完成于他17岁时,而舒伯特的最早作品《G大调钢琴幻想 曲》作于1810年5月,那年舒伯特13岁。舒伯特去世时非常年轻,只有31岁,而他身后却留下千余部作品,令人肃然起敬。
    法国作曲家圣桑曾经说他三岁就开始作曲,但却没有具体的证据,抱着姑且相信的态度,我也把他写到纪录之中。
●姓名最长的作曲家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朱利安.路易可算是世界上姓名最长的作曲家了,路易的父亲是锡斯特龙爱乐协会的成员,于是在小路易的洗礼仪式上他邀请了协会的36名成 员参加,并且请这36然担任孩子的教父,所以路易就有了一个长长的名字,全称是:“george Mauris Adloph Poch Albert Abel Antonio Alexandre Noe Jean Lucien Daniel Eugene Joseph-le-burn Joseph Bareme Thomas Thomas Thomas-Thomas Pierre-Cerbon Pierre-Maurel Barthelemi Artus Alphonse Bertrand Dieudonne Emanuel Josue vincent Luc Michel Jules-de-la-plane Jules-Bazin Julio Cesar Jullien”
    这位作曲家一生并没有因为拥有如此多的保护者而获得幸福,1856年伦敦皇家科文特花园剧院一场大火把他的所有作品乐谱全部烧毁,1857年路易投资失败宣告破产,1859年因负债累累被捕,最后在收容所里了此残生。
●受伤致残最多的作曲家
    美国作曲家罗伊.哈利斯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作曲家,他是布朗热的学生,美国著名作曲家。1913年罗伊在一场足球赛上意外受伤失去了左臂、鼻子与右手的手指,1930年脊椎部分骨折,1953年又被一辆汽车撞得左膝盖粉碎性骨折,一共碎了20多片。
●作品最多的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泰勒曼,这位与巴赫同时代,并且多次相互较量(巴洛克时代那种典型的有百弊而无一益的近乎马戏表演的音乐竞赛)的作曲家,在作品数量 上超过了老对手巴赫,并且至今仍雄居该项桂冠的宝座。有这么一个事实,德国著名的音乐出版社Barenreiter从1950年就开始编辑出版泰勒曼作品 全集,直到近50年后的今天,这项工作仍在继续,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泰勒曼作品浩大的规模,他活了86岁,这也是作品过多的原因。
    据目前的资料来看泰勒曼至少写过40部歌剧,同样数量的受难曲、12部全套的礼拜音乐,100部以上的康塔塔、近600部乐队组曲或序曲,上百部室内乐与键盘乐作品,如此的数量规模与广泛领域涉猎,在音乐史是极为罕见的。
●速度最快的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Op.25-2如果按照标记的节拍器速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112计算,那么一秒钟就要演奏0.933333333小节,也就是说一秒钟要演奏 11.2个音。难怪当时有的出版商为其命名为“天使的火轮”。按照这样计算,Op.10-1这样的作品就要每秒钟11.8个音,这个满是琶音的作品比 Op.25-2还要快。
台湾女作家罗兰音乐散文摘录
好的音乐是天才们由人类内心深处的感情提炼出来的、最诚挚的声音。那是人类感情最完美的表达,超越了语言与文字的极限。你可以由音乐评论家所作的分析去帮助你了解“为什么它给你这样的感受”,但你不能仅从分析去认识音乐而失去了或根本不曾产生过对音乐的感情。
 在我的感觉上,文学是在有限的地面上“走”的!而音乐却是在无限的空间里“飞”的。它不受局限,它是从你无法充分想象的广大的空间弥漫过来的。你不必预期,它就是那么直接地把你的感情带起来,和它一同飞翔。
音乐是直接诉诸感情的艺术,一首音乐作品,如果没有动用感情,它就不是一首动人的音乐。
音乐不是求名誉与获利的工具。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音乐,那起步时的层次就低了,又如何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
音乐是人类超越了时空所收到的“情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音乐更能给人增加一层在此之上的光辉。
我常觉得欧洲许多国家的环境之美,和“音乐”有互为表里的关系。
爱音乐的人可以忍受贫穷,但不能忍受俗气。
繁忙的工作带给你的是压力,却也是成就感。如果你在难得的时间缝隙里,听一首与你最相知的音乐,那感觉就完全是一种爱的投奔,带给你最无私的呵护与同情。
纷纭的人世间,有时会使你陷入牵丝攀藤,难以解脱的困境,也幸亏有音乐,可以提供你一尘不染的云淡风情。
爱是一种接纳、了解和包容,至高境界的爱是不容易在人世间找到的。幸亏有人为我们创造了音乐这来自天上的声音,由于它本身没有牵绊,所以能对我们充分包容。
让音乐带你去看今天的东欧,你会发现,单单用政治与经济去判断他们,那是自己的肤浅。
让音乐来表达对国家与乡土的爱,它会有洋溢的热情,无私忘我的真爱,由衷的奉献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