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研>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课题研究

“短短五分钟,激起春水如许流”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8 15:11:55 浏览次数: 【字体:

“短短五分钟,激起春水如许流”

                           ——“课前五分钟”自主探究课小结

衡阳市八中语文组    毛海波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在新课改的教材编排当中也有所体现。在“阅读鉴赏” 这一教材主体的基础上,编者还编排了“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三个部分。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我就把“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两部分和我们语文教研组在本学期实施的“课前五分钟”课题结合起来,将其作为“课前五分钟”的主要内容。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我切身感受到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成果和感想,权当对“课前五分钟”这一课题的一个小结吧。

必修二中的“梳理探究”部分一共有三个内容,分别是《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和《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我事先要求学生通读三篇文章的全部内容,理解之后,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去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然后上台讲解。必修二中的“名著导读”部分给我们提供了巴金的《家》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一中一外两部经典名著。我要求有兴趣的学生先大致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再以此为话题来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当然,在对这一部分的操作中,也不一定只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这两部作品,我们只是以此为契机,引导广大学生上台来讲解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这个心得可以是名著读后感,也可以是杂志上某篇文章给你的感触,还可以是你对社会上一些热点话题的看法等等。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做好“课前五分钟”,我对各个内容都作了一个整体的指导。

比如,在《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部分当中,我要求他们从三个角度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即:成语来源、成语结构和成语用法。按照这个三个步骤去整理相关资料加以阐述,就能够使学生做到思路清晰、内容饱满、效果明显、用时正好。

在这一部分中,我要求上台学生至少要介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成语,而且这些成语语义还要有所关联,或相反,或相近,或相关。并要求其他同学作好积累工作。比如在356班的一次“课前五分钟”上,何成同学给大家介绍的“东山再起”和“死灰复燃”两个成语就讲得比较精彩。

以下是他的原稿: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于《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讲的是东晋出身士族的谢安,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其义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情感色彩上属于褒义词,结构上是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而与之相关的“死灰复燃”出自于《史记·韩长儒列传》:“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后“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讲的是西汉韩安国原在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很得梁王信任。后来因事被捕,关押在蒙地监狱中,梁王多方设法,一时未能使他获释。狱吏田甲以为韩安国失势,常常借故凌辱他。安国怒道:“你把我看成熄了火头的灰烬。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田甲嘿嘿一笑,说道:“倘若死灰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韩安国气得说不出话来。不久,韩安国入狱的事引起太后关注。原来韩安国曾出力调解过景帝和梁王之间的矛盾,使失和的兄弟重归于好,太后为此十分看重韩安国,亲自下诏要梁王起用安国。 韩安国被释放,做了梁孝王的“内史”。狱吏田甲怕他报复,连夜逃走。韩安国听说狱吏逃亡,故意扬言说,田甲如不赶快回来,就宰了他一家老小。田甲只好回来向韩安国请罪。韩安国讽刺他道:“现在死灰复燃,你可以撤尿了———” 田甲吓得面无入色,连连磕头求饶。“起来吧。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值得我报复!”韩安国面无怒色,并无惩罚田甲之意。田甲大感意外,更加觉得无地自容。其义为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含有贬义,结构上是主谓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

他还简单涉及了“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等与之相关的成语,并各造一个语句加以区分说明。这样一来,全班同学在短短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掌握四个成语的语义和用法,我觉得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还有一些同学紧扣教材,利用这个“课前五分钟”给我们归纳课文当中的成语。比如有同学就归纳出《兰亭集序》里面的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赤壁赋》当中的成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月明星稀、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一叶扁舟、沧海一粟、 逝者如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东方既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的“孜孜以求、束之高阁、责无旁贷、刮目相看、终南捷径、无动于衷、以诚相待、开诚布公、问心无愧、以身作则”等成语。我认为这不仅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复习巩固,更是对他们归纳总结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锻炼。

在《修辞无处不在》这一部分当中,我要求他们只针对某一种具体修辞讲清楚、讲透彻即可,内容要包括修辞格的名称、定义、用法以及效果,还可以跟与之相近的修辞格加以比较区分,联系课文里面出现的文句来举例说明。

比如355班的李青倩同学在一次“课前五分钟”中就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通感”这一新的修辞,还结合课文给我们举例加以说明它的用法。

以下是她的文稿:

我们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当中学习过这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我们知道这两句话运用的就是通感修辞。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一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指在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钱钟书认为“通感”就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比如他在《围城》中描述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就是视觉与听觉的相通。再比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水瘦山寒”、“人靓歌甜”“她笑得很甜”都是通感这一修辞的体现。

从理论上来说,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李青倩同学在这里不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通感”的定义和作用,更可贵的是她能够引用名人说法,从理论的高度来审视这一修辞格。这不仅弥补了课堂上没有讲到的东西,更是加强了学生理论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还有其他同学在讲解比喻以及借喻和借代的区别、反复和排比的不同等方面,都很到位,也有一些同学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新的修辞格,比如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示现、双关、重言、警策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学生的修辞知识,拓宽了他们知识视野。

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这一章中,我要求学生就就自己的姓氏作探讨,寻根溯源,查找资料。班上有着相同姓氏的同学可以结成自然组,进行合作探究,分工负责,再推荐组内代表上台阐述。因这一内容涉及自身姓氏,所以,全体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操作起来较之前两部分感觉顺畅多了。而且在内容上、知识性方面都有了大大地提高。正因为内容丰富,所以有的姓氏就需要两到三个“课前五分钟”才能够讲述完毕。

356班李姓学生有李晟伟、李邵飞、李可夫、李昀倬、李露露、李孔诗琦六位,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自然组。他们准备的资料也相当丰富,侧重于姓氏的来源和李姓名人两大部分,总共花了两个“课前五分钟”才完成对李姓的概述。以下是他们组内的资料摘录: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李姓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赢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商周之际,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方向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这一带荒无人烟,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叛军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在这一部分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都体现出一种较高的情感体验以及较强的姓氏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很多同学在做这一部分的调查探究之时都会脱口而出,“我们王家的谁谁谁怎么怎么样”、“没想到我们姓张的有这么多而且名气还这么大的名人啊”等等语句。我认为,这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自我姓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是对我们中华名族优秀文化的一次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名著导读”这一部当中,我感觉效果不如之前的“梳理探究”部分。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通读全书,即使有那么部分同学看过其中的一本,但限于鉴赏能力,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他们在谈某些杂志上的文章的读后感时,表现得就好多了,特别是针对一些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如“李刚门”事件等,表现相当热心和踊跃。因为在这一部分我允许他们可以现场谈论、辩驳,所以他们讨论起来是各抒己见,观点鲜明,内容丰富,立场坚定,很能够看出广大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跳跃在他们之间的思想火花。当然,我也会对这样的讨论做一个尽量客观公正的点评,以便引导全体学生对当前事务能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价值取向。

一个学期下来,回顾一下,总体看来,开展“课前五分钟”活动收获还是很大的。

第一,这一活动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通过这一活动,我观察到有些同学从从不登台、不敢登台、登台不敢自由洒脱表达已经变成能够登台、敢于登台、登台之后自然顺畅地演说。一些同学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之时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帮助,让他们知道了“团队”这一理念,特别是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这一部分当中,同学们的团队协作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资料到手之后,如何辨别?如何分析?如何组织?如何表达?这都需要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而在这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当中,我相信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第二,这一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好地巩固了教材知识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层面,也给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我还感觉与当堂课内容相关的“课前五分钟”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使他们更好地获得和掌握当堂课的知识。而学生作文之中也常常涉及“课前五分钟”的内容。

第三,这一活动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师生一起成长”,我想这也可算其中之一吧。

优点明显,问题却也不容忽视。

其一,时间难以把握,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名为“课前五分钟”,但是大部分学生一旦讲开,那就洋洋洒洒,不顾时间了,“课前五分钟”就变成了“课前八分钟”甚至是“课前十分钟”抑或更久。活动开展当初和同学们高兴趣的话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如此,带来的问题也是比较大而且比较麻烦的,最主要的就是教学内容不能够按时完成,导致我的课总是在赶进度和消尾巴。有人说,五分钟一到,老师就可以马上制止,开始新课啊。但是你设想一下,台上学生正说到紧要处、关键处,底下学生兴致正高、趣味正浓,你如何去打断?希望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操作当中能够得到改善,力争做到收放自如,用时合理。

其二,出现过好几次“无效五分钟”。这一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存在吧。某些同学能力有限或者只是把这个活动当成一种负担来完成,所准备的东西空洞无实,阐述时也是胡乱为之,甚至还会出现价值取向不当的内容。我想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积极引导了。

其三,缺乏长效、权威、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由于这一课题是初次开展,又限于本人水平,所以在对学生阐述的内容和观点作点评的时候,尽管自己想做到尽量的客观、公正、中肯,但是有没有做到,倒是有待方家评述。甚至有时候限于时间关系或其他原因,学生一讲完,老师倒是草草收场,转入新课去了。激励机制倒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其实,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所以,我想,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一来,这个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短短课前五分钟,激起一池春水如许流”。总体来看,“课前五分钟”活动是瑕不掩瑜,课题的益处值得总结,问题的解决有待时日。介于本人的学识浅显,经验不足,以上的总结和分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希望这一有益活动能够长期开展,开出自己的特色,展出自己的成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