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八中 吕建设 参评论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
衡阳市八中 吕建设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性格爱好,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密不可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点亮孩子一生的明灯,好的家庭教育能让学生受益一生。作为教师,通过与家长联系交流,因人而异,教育学生,更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对家庭教育来说,教师既是学校教育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家庭成员在学校的延伸。相同的,对教师来说,家庭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代表,而且也是学校在家庭的延伸。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相同的客体,即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可能或正在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的诸多事件,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周围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然而,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事物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空间上的距离使得教师可能会丢失一些有效的信息。因此,作为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学校教育者,与家长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是教师负责任的表现。随着通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联系。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的方式有第三方中介(传话、传字条)和直接交流(家访、家长“校访”、电话、电子邮件)。其中,电话交谈是最省时、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为了保证交谈的质量,双方应该以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为基础,尽量以客观的态度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协商相应的解决方法。切忌不坦诚分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一味地责备或埋怨对方;也不应该抱着交谈只是通知对方怎样做的想法,而应随时做好心理准备,以面对可能出现的分歧。有不少人认为,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不少教师肯定这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因为当教师与家长的交流难以达成共识,出现严重分歧时,教师往往会以家长的文化素质为借口,而对其家庭教育作出片面的结论,使得交流效果大打折扣。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古至今,许多鲜活的事例都能否定这个论调,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榜样,也不难找到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因教育不当致使其子女难以成才的教训。对此,有人已经作过深入而又细致的研究,得出学习成绩与家庭经济水平及父母文化程度无关而与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教育目的等因素有关的结论。班里有一位男生,进校后一个月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感到事态严重,一边鼓励他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一边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电话交流,我发现还是不能充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于是邀请他的家长来学校面谈。见面后,家长左一句“你是我的宝啊”、“你妈妈骂你一句,我心里都像针扎一样痛”,右一句“打在你身上,痛在我肉上”,令笔者大吃一惊,这明显是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的表现。我列举了一些例子,与家长探讨了“怎样才是更好地爱小孩”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对孩子百依百顺,根本不是关心他、爱护他,而是在毁灭他。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已经下降了不少,实际上就是家长过分溺爱的后果。如果你真的关心、爱护孩子,你可以多关心一下他今天在课堂上学了什么,作业有没有完成,老师讲的内容有没有听懂等。毕竟,孩子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才是真正爱他。”在这次谈话中,笔者没有照搬教育理论,而是简明扼要地指出家长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哪些行为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并做出适当的分析。毕竟,教师为学校教育的代表,就教育学生来说,在家长心中还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其权威性,妥善地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难题。
学生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而且也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家庭教育陷入被动的局面。“解铃还须系铃人。”很多时候,不仅家长是造成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作为有思想、能行为的人,学生同样也会引发一些问题,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学生还有可能是唯一的“系铃人”。所以,开启学生心灵的门窗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虽然教师不可能与学生形成天然的家庭关系,但如果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中的家庭一员,就能形成影响其行为的重要力量。开启学生心灵的门窗,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班上有一位女生,在她上初中的时候父母离异,法庭把她判给她母亲,但她母亲从此却对她不闻不问。这位女生心里非常痛苦,心灵的创伤久久不能抚平。进了高中以后,她搭上了“早恋”的班车,学习成绩一直下降。我发现她的异常后,更加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慢慢地,她对我产生了信任感和亲近感。经过多次谈话,她向我敞开了内心世界:“我感觉自己被遗弃了,而在早恋中,我可以得到一点温暖。”我一方面向她阐述早恋的危害,鼓励她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多次与她母亲进行交流,希望她母亲能多关心她,防止她因为缺少爱而染上不良的习气。这个学生在母亲和我的关爱下逐渐走上了正轨,微笑的次数也多了,这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西方的关心理论指出:“教育的道德目的应是第一位的,并指导其他目的。教育的首要道德目的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关心学生正是让学生学会关心的第一步,平常而又朴实的关心不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并实践着的“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吗?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