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我校《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是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谨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而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具有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成才上更加困难。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孩子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得重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一个父母为此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自觉承担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要为孩子的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需要通过家长学校得到指导和提高。
在教子成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手段和方法更新大大滞后于家长们永无止尽的感情和物质投入。事实上,家长们大都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传统经验对于子女进行教育,而这种直觉和经验往往与科学的家教方式背道而驰,从而使家庭教育走入以下误区:以“神童”教育替代早期开发;以知识教育替代智力开发;以智力开发替代素质教育;以现代教育替代传统礼仪教育;以现实教育替代理想教育;以说教替代身教……
父母虽然从书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接触了家庭教育的新观念、新知识;在家长学校里和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获得家庭教育知识;相互之间传播家庭教育信息、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但仍然存在着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过分依赖学校等问题。在许多家庭中,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用物质来作为激励方式,用暴力体罚作为惩罚方式的现象。也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行了,教育孩子的事就应该全部由学校承担。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甚至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3、家长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随着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以往的指导往往居高临下,对发挥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重视。在指导上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个性教育,即每个家庭教育现状,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弊端等。如果我们在指导中采用同一种方法的话,其教育效果肯定是不够理想的。因此,我们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上,要根据家庭的特点,满足各种层次家长在教育上的需求,这样的指导工作,才会有显著的效果。
在我们以往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指导内容上的重复现象,这样也不利于调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要从学生不同年龄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并指导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同样随着教育过程不断调整、趋向科学。
在指导内容上,家长学校还需要在教育内容的循序渐进、有层次进行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家庭教育指导都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系列内容,便于指导的可控制和内容不断地充实与完善,探索开展专题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此外,各学段的家长学校几乎是各自为政,相互衔接还有很大的空间,针对学段转换时学生、家长容易遇到和出现的问题,指导不及时、不到位,还应该在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方面做有益地探索。只有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的实效性,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面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所说的家长学校,是以学生家长为工作对象,并作用于学生的徳育情感,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中心,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目的,达到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德育趋向和谐、互动、共生效果的业余学校。
2、本课题所说的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抓住家长学校管理这一关键,突出家长学校职责建设和家长教育子女理念完善两个重点,确立家长学校德育教育的三个层次,营造和谐的家长学校人际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教育合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假如我们能够从社会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工作,就能够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积极探索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具有八中特色的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共同提高教育的艺术。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知、情、意、行统一的理念
德育的过程通常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和谐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教导学生在思想方面去认识,更多的是需要在情感上让他们去体会、理解和感受,并通过训练来达到意志和行为的统一。
2、现代“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他认为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与教育是同一过程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相一致,教育必须围绕生活来进行,以满足生活向前、向上发展的需要;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所追求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连续不断的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是人生原有的,不是外加在生活之上的东西,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3、“终身教育”理论
1965年,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
4、“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的。其基本理论是“适应环境”与“文化生态系统”。适应,不是消极的顺从,而是利用自然,改造环境,通过一定的调适、变化以适应环境,实现一定功能和目标的过程。一个文化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文化系统中的人群里,每一成员都可以有若干生存对策,并注入自己的传统信仰和经验中去;人们在环境中学习,向身边的人学,向传统学,每人学习情况不一样而形成个体间的文化差异;在各种对策中,应以一个最佳模式统一群体,群体采取什么模式,不仅受环境检验,也受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
5、“系统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这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是从家长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应该如何指导才能获得良好的指导效果,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性,以此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和谐、有序发展,同时,促进社会整体道德素质提升,呈现美好的德育愿景。具体包括:
(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
(2)适应家长需要,精选指导内容,采用多种指导形式,提高指导者的指导能力;
(3)改变教师身份,形成以朋友式身份与家长心贴心沟通、以专家式身份与家长面对面指导,以同学式身份与家长手拉手研究、以同伴式身份与家长肩并肩培育的新型关系。
本课题研究主要致力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条例,增强家长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3、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4、研究和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
5、促进家庭与学校、社区的交流、配合和支持,协同一致教育学生。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课题组利用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提高了组员的知识理论水平。
2、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表格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调查,摸清现实状况,确定研究手段和目标,为课题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基础材料。
3、比较法。对家长学校的学员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通过问卷进行测试,并将家长到学校学习前后的家教能力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4、 经验总结法 。我们要求教师把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对个案的追踪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反思,经过提炼和整合,写一些案例和研究论文。
5、个案法。对特殊家庭的家长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 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家庭关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对家庭德育关系、家庭德育心理以及家庭德育行为的研究,总结家庭德育的优点,探究家庭德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此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学校”教育形式,发挥“家长学校”纽带作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建立学校内外和谐关系群落,切实提高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
(二)技术路线:
查阅相关文献,明确“家长学校”“德育心理”“实效性”等基本概念,在考察访问、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以及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我校德育工作的历史与现状,集校内外相关人员之合力,初步建立家长学校多维机制以及“生态德育网络”,在广泛征集教师、家长、社会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对其效果进行新一轮的验证以进一步检测前期成果,进而得出研究结论,撰写相应研究报告。
路线结构图如下:
考察访问 问卷调查 数据统计 综合分析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献 ===> 基本===>现状===>实践===>制度化 ===>效果分析
收集 概念 分析 探索 构建模式 形成报告
| |
|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 | | |
| | | | |
生 家 德 家 生
态 长 育 长 态
德 学 心 学 德
育 校 理 校 育
多 网
维 络
机
制
八、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家长学校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提高。
2、家长学校活动各项资源的合理开发。
(二)创新之处:
1、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研究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内部关系伦理,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创新点。
2﹑依托家长学校,研究家庭德育关系,家庭德育心理,家庭德育行为,探索提高“家长学校”教育之实效性,是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创新点。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
1、查阅文献资料及材料收集,做好文献综述。
2、根据情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立研究目标。
3、成立课题研究组,初步构建学校和家庭合作的框架。
4、对教育资源,尤其是家庭教育资源进行调查,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把握所在的价值,进行课题研究。做好学校和家庭在开展研究前后对教育的认识及教育的能力发展情况的研究工作。
5、加强对教师管理能力的培训。
6、积极酝酿家长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并成立家长学校组织机构。
(二)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1、方案的实施和验证,修改充实完善,提出假设、建构实验的理论框架。
2、确定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目标体系。
3、通过家庭教育的案例研究,分析家庭德育关系,开展家庭德育心理研究,以此指导家庭德育行为。
4、对学校和家庭教育合作进行培训与实施,探索教学活动形式以及教学活动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并发家长学校教学情况调查表,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育活动评价机制。
5、听取往届家长学校中家长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做好研究过程的质量监控。
(三)分析、小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设计家长学校教学情况调查表,并对实验前后的家长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
2、全面反思,分析解决研究过程的疑难问题撰写中期报告。
3、整理和撰写案例。
4、继续总结家长学校经验,不断丰富家长的联动知识,并提高联动水平。
5、策划实施,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期抽样问卷调查的中期调查。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型家庭”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四)全面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1、各个层面研究成果汇总。
2、对汇总内容进行分析和定性。
3、撰写实施报告。
4、形成具有八中特色的家长学校,大力推广家长学校育人经验。
十、课题组研究的组织管理
专家指导委员会:龚彩福、熊晓民。
研究组组长:唐卓然。
研究组副组长:江小为。
研究组秘书长:易 涛。
成员分工及安排:
序号 |
研究人员 |
任务 |
完成时间 |
1 |
唐卓然 |
课题责任人,课题总设计,具体指导学校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
2013年9月 |
2 |
江小为 |
参与编写课题的结题报告以及撰写相关论文。 |
2013年9月 |
3 |
易 涛 |
统筹课题的运作。 |
2013年9月 |
4 |
唐文建 |
参与编写课题的中期报告以及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 |
2013年6月 |
5 |
王再平 |
参与编写课题的研究方案以及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 |
2012年6月 |
6 |
蒋达观 |
课题管理和组织落实家长学校培训事务。 |
2012年1月 |
7 |
宋仕利 |
负责课题的调研、资料收集。 |
2012年1月 |
8 |
王 丰 |
撰写相关论文和调研报告。 |
2013年3月 |
9 |
龙 琪 |
负责资料收集以及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
2013年3月 |
10 |
章凌川 |
负责课题研究理论指导以及撰写相关论文。 |
2013年1月 |
11 |
成志高 |
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以及调研。 |
2013年1月 |
十一、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1年—2013年 |
《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
研究论文 |
唐卓然 |
|||
2 |
2012年—2013年 |
《携手》 |
资料汇编 |
王 丰 |
|||
3 |
2012年 |
中期报告 |
中期报告 |
唐文建 |
|||
4 |
2012年 |
《论教育力量的和谐共生》 |
研究论文 |
王再平 |
|||
5 |
2012年 |
成功案例 |
光 盘 |
龙 琪 |
|||
6 |
2011-2012年 |
《家长育人心得》 |
读 本 |
江小为 |
|||
7 |
2012年 |
《高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
论 文 |
易 涛 |
|||
8 |
2011-2012 |
《走进家长的心理》 |
读 本 |
邹桂兰 |
|||
最终研究成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13年3月 |
《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
研究报告 |
唐卓然 |
|||
2 |
2013年 |
《衡阳市八中“生态德育”论文集锦》 |
系列研究论文 |
易 涛 |
|||
十二、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
衡阳市第八中学承诺严格监督课题经费合理有效地使用,督促课题主持人严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费暂行管理办法》经费开支,遵守财务制度。承诺保证课题经费单独立户、专款专用、不挤占和挪用课题经费。承诺配套经费按照以下具体数额拨付,保证配套经费的落实。
1.劳务费20000元
2.印刷费5000
3.资料费5000元
4.差旅费10000元
5.设备费5000元
6.专家咨询费5000元
7.合作交流及相关会议费用10000元
8、其它10000元
合计:70000元(柒万圆整)。
结束语:
本课题作为一项行动性教育实验研究,需要把教育科学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家长和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以保证顺利推进本课题研究。我相信在各级领导和学校的全力支持下,课题组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以上是我代表课题组作的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领导审议。谢谢!
《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
2012年5月8日
附: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原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2、陈永明《基础教育改革案例》(上、下)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3、张平《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4、苏赫姆林斯基《帕夫雷斯中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年2月第1版
5、周宏《创造教育全书》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9年3月第1版
6、刘宏武《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2版
8、刘衍玲、臧原、张大均的《家校合作研究述评》 发表于《心理科学》2007年第2期。
9、国际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
10、美国·斯图尔德 《进化和过程》 (1953年出版)
11、美国·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关于一般系统论》 (1945年发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