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文思源授思政课:致敬!大国担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讲过意见,并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结合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年3月17日下午,衡阳市八中校长文思源在三鹰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学生讲授《致敬!大国担当》主题思政课。
致敬!大国担当。疫情期间党和国家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本期思政课堂,校长文思源将为我们解答。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极大考验,是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考验,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次大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14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的中国力量,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支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加速传播趋势,中国用实际行动兑现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为推动抗疫合作、稳定世界经济打入一支强心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良知告诉人们,疫情面前,人类命运与共,惟有团结协作,共铸捍卫生命的力量。中国上下一心、一体联动、联防联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决心和行动,也为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
“这不仅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也保护了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世界进步力量都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胜利之时,历史铭记的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有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危机的共同担当。
对话文思源校长
校长文思源:经过此次疫情,你得到了哪些体会?
学生姚文乐: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组织、社会、国家,都该负起应有的责任。作为一名学生,我在疫情期间做到了居家隔离,不外出给祖国添麻烦,认真学习网课以及精神上给抗疫人员的支持。我国在疫情之下也做到了大国责任的担当,反观某资本主义国家,对待疫情采取消极态度、退出世卫组织,没有做到应负的责任,我认为,无论是在疫情之下或是平时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胸怀敬畏,对世界肩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校长文思源:现阶段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国外疫情形式显得相对严峻,由此对比,你有什么感悟?
学生李俊楷:就数据来看,中国的总感染人数在世界范围来说少之又少,中国疫苗援助了很多国家且效果好。现阶段我国虽整体医疗实力不足,但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所做出的成就对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是一张相当优秀的成绩单,这归功于中国优秀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是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沉淀,大国形象世界闻名,源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同心,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